每年冬天,山东人必不可少的一种水果,那就是青萝卜。将萝卜当水果吃,甚至如今萝卜论“根”卖,却是潍坊独有的“景”。
在我的老家山东潍坊,有这么一句话: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萝卜皮。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满街爬……等等,与其说是带有“对比”味道的谚语,不如说是老百姓将三者归于同类地理标志的美好愿望。冲上一壶热腾腾的茶水,再吃上一口辣中带甜的萝卜,这就是一代代老潍县人秋冬季节的“味道”。
潍县萝卜种植历史十分久远,清乾隆年间的《潍县志》就曾对其有记载,潍县萝卜“青者最良,遐迩知名”。可见当时的潍县萝卜就已经是潍坊的“知名产品”,得以被载入册。“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潍县萝卜也极为推崇,可以说是潍县萝卜的“实名代言人”,留下了《还礼戏钦差》的传说,“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便是出自于此。近些年,随着名声打响,种植规模扩大,也逐渐改良出了更适合大众口味的水果萝卜。被誉为“绿人参”和“小人参”。它那紧致细腻的肉质,微辣脆甜的口感,再加上丰富的水分,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我的老家距离潍县(寒亭区)不过几里地,土质气候一致,风土人情十分相近,这样的土壤也非常有利于水果萝卜的生长。每年的冬天,我都会回老家弄一些回来,亲朋好友分一分,大家一起分享。既是一种馈赠,也是一种尝鲜,更重要的事,让大家一起品鉴一下自己从小长大的土地上生长出的果实。
今年“送萝卜”启动的比较早。自己村里有本家种了一亩地,据说是什么品种,“种子三千块钱一斤”,问及用了多少种子,一亩地用了三两种子,也一千块钱了。十二月初的时候,萝卜开始成熟,老爸回去带了几包回来,尝鲜了一下,据本家大叔说,监测的糖分到了8左右,过几天还能到10左右。
第一批给几个朋友分了分,大家觉得非常不错,好几个人问我是否还有,我说再回去拉一批。于是提前给自己村里种萝卜大叔打电话,提前下地装好,因为萝卜水分大,蒸发量大,上午湿气重,没法下地,需要等中午时分,太阳稍微高一些了,才能下地拔萝卜。
拔出来的萝卜,根据大小匹配均匀,装好箱,就可以从田间地头直达餐桌了。
潍坊萝卜有很多吃法,艺术的吃法当数生吃。这也是将其归为“水果”一类的原因。老潍县人切萝卜与众不同,竖着几刀下去,萝卜一劈八瓣,切成长条掰着吃。为什么这么切呢,因为老潍县人口口相传的一句古话“潍县萝卜头辣腚骚,吃萝卜吃腰”,要想均衡吃萝卜,只能练就出一门独门绝技。反正我是没学会精粹。
一刀切开,看见水往外渗,咬一口,脆生爽口。口感微辣,皮可能稍微辣一点,吃起来浑身通透。每年霜降以后,潍县萝卜成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一根萝卜,硬控山东人的一整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