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渐渐消失的老物件

周末单位的合作方在宝山镇的一个农村庄园里组织了一场活动,庄园主颇有些怀旧风,建了一个大篷,里面摆置了一些自己收集的老物件,除了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之外,还有一些农用工具。时间匆忙,我拍了一些常见的和不常见的家庭电器和用具,一起怀念曾经的岁月。

其实,这些物件说老也不老,像我这样80年代初期的人,基本上都见过,都用过,并不觉得稀奇。

那个年代的双卡收录机,可是家里的大型家用电器,很多人家在没有电视的年代,能有一台双卡收录机,算得上是大物件了。说实在的,在我手下折腾了至少十台,有买来的,有收来的,也有自家亲戚结婚用的,统统被我拿来,拆拆修修,不知所踪。这个收录机功能算是比较多的,有些更复杂的就称之为“组合音响”了。他上面放着一个收音机,这个更为常见一些,我父母结婚的时候买了一台收音机,成了我爷爷的至宝,每天听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评书和天气预报,我从小也听了不少广告,比如“要买好布鞋,请到莱芜来,厂长亓学富,电话电报挂号”之类的,如今,莱芜已经划归济南,不知道这个厂子现在是否依旧。

挂钟,在我父辈结婚那个年代,算是一件大物件了。我从小是在爷爷奶奶的大炕上长大的,墙上那个挂钟,每到整点,都会敲出清脆的当当当,声音大而洪亮。如果睡着了,也并不影响,如果赶上失眠,那就麻烦了,他没半个小时会提醒你一次,让你久久无法入睡。半个月左右,爷爷就会打开挂钟,拧转发条,上满弦,就可以继续续航半个月的时间,走时非常准确。前两天回老家,发现挂钟放在角落里,有些失宠,有些落寞。
继续阅读一些渐渐消失的老物件

怀念子午路张记肉夹馍(散文)

建大雁塔校区南门往东走不远,有一家子午路张记肉夹馍。简单的店面,24小时营业,不知道开了多少年,也不知道迎来送往的接待了多少顾客,至少在这里求学的大多数人,都记得。奔赴祖国各地的学子们,在怀念大学时光的时候,总忘不了提起这里;素不相识的校友,开聊的话题,也都是这里。也许,在大家的心里,他就是大学的一部分,不分割。

大学期间,几乎每一个学子都是吃遍学校周围的无敌手。很多时候,我也喜欢来这里用餐。店面不大,人来人往,赶上高峰期还要排队。店面只卖肉夹馍、凉皮、粉丝汤和馄饨,还有一些冰峰之类的饮料。如果说肉夹馍加凉皮是女孩子的最爱的话,吃一碗肉夹馍,再喝一碗粉丝汤或者馄饨,则是男生的标配。记得当时一顿饭下来在十块钱左右,这在2004年前后已经算是比较奢侈的生活了。所以,虽然肉夹馍的味道很好,我真正来吃的次数却不多。相比之下,当时几乎每个周末到我这里来找我借宿的一位西工大沣峪口校区的老乡对这家却是念念不忘,来必吃,可见真爱。

继续阅读怀念子午路张记肉夹馍(散文)

写在西建大青岛校友会聚会之际

2002年的初秋,我在秋雨中踏上了西安的土地,也第一次来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路校区。

我最初的志愿并不是材料专业,因为山东学生分数高,我只能在山东的学生里调剂到了这里。其实我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多少认同感,尽管那几年,正是材料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刚才我在前面介绍的时候,说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把专业都丢掉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许从那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苗头。

继续阅读写在西建大青岛校友会聚会之际

匆匆那年之初中记事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很少看电视,有时候家里的电视机很久都不开一次,到现在连有线电视都没开。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了网上有个电视剧《匆匆那年》,记录了一群80后90年代末期的高中生活,我从搜狐上点开看了一段,第一集里三个熊孩子为了看球,拉闸断电不上晚自习的那段,这哪是电视剧?这不就是当年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干过的事儿嘛!当然,我们不是为了看球。事情很久远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但是这些故事,却很快的能够对号入座,并且找到自己的影子。

1994年,我们踏进初中门槛。当时,我们在一座新成立的初中上学,走读,正好赶上四年制。当时的学校在县城里一直流传着风气不正的口碑,因为一些小混混较多,学校的整体风气不是很好。晚上都上自习到九点,这帮混混们就从学校外墙用竹竿或者砖头去捅学校变压器上那个跌落式开关,三相电断掉一根后,半个楼就彻底没电了。当时,一断电,满楼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这些事情我经历过,但是没有去做。后来学校为了加强治安,在学校门口设立了校警,也加强了对变压器这块的巡逻,逐渐有了改观。

昌邑市新村中学旧址(2003年拆除)
昌邑市新村中学旧址(2012年拆除)

继续阅读匆匆那年之初中记事

难忘同学情

周六参加了一场小范围的高中同学聚会,多年没见了,一见如故。

从高中毕业到现在已经是十三四年了,距离班里组织的最大规模的那次聚会,也是9年有余。后来大学毕业后,工作忙碌,结婚生子,联络渐少,只有少数的圈子里的人还逢年过节相互见见面,聚一聚,其他的很多同学都杳无音讯。虽然班里有校友录,有QQ群,但是也是静悄悄的,很少有人说话。

7月份的时候,去市区拉上二萌回老家喝老付喜酒,路上商量起准备国庆节期间组织一场大规模的同学聚会,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说不上为什么,如果说最狗血的理由却往往是最恰当的——这个档口,不前不后,算个啥?按照以往的逻辑,五年小庆,十年大庆才是合适的日子。其实,高中同学因为个人原因,有的定居他乡,有的飘走国外,如果说真的能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时间让大家回来聚聚的话,还真的要选国庆节了,一是大家都能赶回来,二呢也不用为走亲访友东奔西走,算是个合适的日子。不过这个毕业13年的聚会,确实不伦不类,也就最终流产了。

继续阅读难忘同学情